编者按:伴随着中国财富管理行业高速发展,A股市场已走进机构领唱的新时代,为此,证券时报特推出大型系列报道“大家”,对话财富管理行业领军人物,深度对话长期业绩表现优异且拥有独特投资理念的财富掌门人,以便帮助投资者更加深入地了解资管机构、理解价值投资,为中国资本市场的高质量发展锦上添花。
证券时报记者杨波
受内外因素双重影响,近年资本市场表现相对低迷,在这种环境下,一批年轻的基金经理开始崭露头角、逆风飞扬,大成基金的韩创无疑是其中有代表性的人物之一。
韩创的基金经理之路可谓顺风顺水但又与众不同,在他初出道的2019年-2020年,市场以医药、消费为代表的核心资产大受追捧,韩创却另辟蹊径,主要投资于石油、建材、化工、有色、电子等偏周期行业,很快就获得了出色的回报。2019年大成新锐产业获47.43%的收益,2020年获79.41%的收益,连续两年业绩优秀,韩创脱颖而出,成为投资者关注的新生代明星经理。
2021年,大成新锐产业基金深受资金追捧,规模也从韩创接手时的5300万元增长到100亿元以上;但规模骤增并未影响收益水准,大成新锐产业当年仍然取得88.25%的收益率,在同类基金中排名第一,并获得证券时报评出的第十七届中国基金业“三年持续回报明星基金”奖。
当然,历史并不能代表未来,在资本市场,均值回归就像万有引力无处不在,很多曾经的明星基金经理,如今大半成为流星,面对冉冉升起的韩创,投资者也难免会有疑虑,他未来还能否保持过去的辉煌?
日前,证券时报记者专访了韩创。他表示,做投资要与时俱进。当市场把一个因子的权重放到很高时,这个方法论将濒临失效,比如在两年前的核心资产投资热潮中,公司核心竞争力这个因子的权重被打得太高,结果近年不断回归;而现在市场又把景气度因子打得很高,跟两年前形成鲜明对比。对此,他认为,在当下应稍微淡化景气度,在公司中长期竞争力方面多下功夫,因为一些具备中长期竞争优势的公司正在给出较好的入场价格。
韩创表示,自己是一个乐观的基金经理,对于当下的A股市场,他表示:“如果你问我,我会告诉你大概率是估值相对合理区间,后面市场应该会起来。”
有的人可能一辈子
也成不了价值投资者
证券时报记者:2019年,你升任基金经理,如何实现从研究到投资的转变,建立自己的投资框架?
韩创:在正式管理基金后,我花了一年时间全力以赴摸索怎么做投资,看了很多书学习大师们的经验,向公司内部的基金经理请教,也会关注外部优秀基金经理的思路。虽然尝试了多种方法,抖客网,付出了很多努力,但我觉得是不成功的。这一方面体现在2019年我的排名只能算是中规中矩,但更多体现在自己的心理状态上,就是会有很深的焦虑、彷徨和无力感。2020年初A股市场大幅波动,我管的基金也出现了较大幅度回撤。虽然和行业整体相比,基金表现还算过得去,但是我意识到,如果想要突破,就需要彻底梳理和建立自己的投资框架。经过反思,在2020年3、4月份,我初步整理出了比较清晰的投资框架,核心主要是三条原则:一是行业景气度,二是公司竞争优势,三是合理的估值。
证券时报记者:你是如何确立自己的投资框架的?
韩创:投资框架有很多,我觉得核心要找到适合自己的,而适合自己的前提是要认识自己。
首先一定要清楚自己的性格。知名投资人李录曾经说过,有人一瞬间就可能成为价值投资者,有人可能一辈子也成不了价值投资者,因为底层性格不一样。有的人个性沉稳,不容易受到外界因素诱惑,并且有很强的挫折承受能力,这类性格适合做巴菲特式经典的价值投资。而有些人性子比较急,总想快速致富,一辈子也做不了价值投资。
第二是要清楚自己的能力。即使你的理念很对,但如果能力达不到也不行。事实上,巴菲特式的价值投资对基金经理的能力要求非常高,因为要判断一家公司十年二十年的发展情况,非常困难。做投资应该要诚实,客观评估自己对未来的预判能力。
第三是要清楚各种约束条件。每个投资人都是有约束条件的,作为公募基金来说,客户、渠道、公司对基金经理都有一定的期待,我们也需要理解并适应。
投资是主观判断
存在较大出错概率
证券时报记者:请具体讲讲你的投资框架。
韩创:我希望自己的投资方法能够综合中长期和中短期因素。中短期是周期的因素,一家公司未来两三年能挣多少钱,我觉得大部分是由周期决定的,一个行业景气度变好,那么两三年维度来看挣钱就更容易,如果行业景气度很差,两三年维度来看挣钱就会比较艰难。中长期因素是公司长期的核心竞争力,这也是我要重点关注的,因为拉长到十年二十年的维度看,一家公司必定是要具备很强的核心竞争力才能可持续地挣钱。另外还要看估值,因为对于行业和公司的判断都有一定概率会出错,估值是对主观判断的一种保护。
我的理想目标是做一个攻守兼备的组合,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创造更多收益。如果公司所处行业的景气度转好,估值也不高,一旦被市场发掘,很容易形成戴维斯双击。而公司竞争力优势和较低的估值可以增加防御性,即使行业景气度逆转,下跌的幅度也较为有限。而一个纯粹进攻性的组合,波动幅度则会比较大,看错的概率也比较高,大部分人驾驭不了。
证券时报记者:为什么格外强调估值?
韩创:投资是一个概率问题,不论对中短期行业景气度的判断,还是中长期公司核心竞争力判断,本质上都是个人的主观判断,只是一个概率,这种主观判断存在很大的出错机率,因此,估值就显得更加重要,如果判断失误可以得到保护。如果对自己的主观判断特别有信心,认为可以不用看估值,就很容易出现问题。
我从2012年入行后,经历过市场起起伏伏,眼看很多公司给的预期太高,结果却令人失望。当然,低估值也可能会是价值陷阱,这个还是需要从行业景气度和公司竞争优势两个方面去做分析和排查。
证券时报记者:你会否在行业低点逆势买进?
韩创:在交易层面有两种思维,左侧和右侧,左侧是逆向投资,在行业和公司最差时买进去,什么时候起来不知道,耐心等着。我不太赞同这种方法论,第一,要判断底部很难,有可能你以为是底部,结果却是底下有底,这种案例屡见不鲜;第二,即使确实是底部,但要从底部均值回归,需要各方面因素的配合,否则底部徘徊的时间可以很长;第三,这种左侧抄底的思路仅适合A股,港股美股等,由于存在做空的力量,很容易持续超跌。所以我会偏右侧一点,我会密切关注底部的行业,但希望等右侧好转的信号出来后再参与。
再去“卷”景气度投资
没太大意义
证券时报记者:景气度投资现在很热门,你怎么看?你会否调整投资框架?
原标题:【大成基金韩创:景气度投资太卷 该看企业中长期竞争力了】 内容摘要:编者按:伴随着中国财富管理行业高速发展,A股市场已走进机构领唱的新时代,为此,证券时报特推出大型系列报道“大家”,对话财富管理行业领军人物,深度对话长期业绩表现优异且拥 ... 文章网址:https://www.doukela.com/jc/158587.html; 免责声明:抖客网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